怎样上好语文课
发布时间:2014-1-7 21:47:51 浏览次数:245

一、理解编者的心

我们知道,语文课的课堂结构是由三要素组成的:教材、教者和学者。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客体,每一篇都有它的特色,而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固定的客体却有不同的反馈。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经历、兴趣爱好、阅读能力都不尽相同,要想使每个学生最大程度地受益,作为协调主客体之间的桥梁——教师,必须先要通观教材,理解编者的心。教材本身都有启迪的作用,但每篇教材又各有特色:就体裁而言,有诗歌、童话、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科学小品等等;从语言文字方面来看,有以情见长的,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有文质兼美的,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因而作为授课教师,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内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必须自身先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编者的心。

二、懂得作者的心

懂得作者的心——是每一位教师上好课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懂得作者的心呢?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主要可以分为四步完成。

(一)反复阅读教材。

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找出作者的写作目的:他想表达什么,说明什么?赞美什么,批评什么?找出作者的行文思路:看他是怎样安排材料的?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组织这些材料?研究语言文字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的?作者用了哪些巧妙的修辞方法?最后跳出教材,站在全局的角度,总结该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文章特色等。

(二)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时,不要完全照搬参考书,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结合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改动。在授课时,不能把模棱两可的、错误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不能曲解作者的意思,更不能随意片面主观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如第八册教材中有一篇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课文中通过描述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的拯救自己的幼儿的故事,歌颂了一种伟大的亲子之爱。因为文章没有明确指出老麻雀到底是小麻雀的父亲还是母亲,如果随意片面地将中心升华为伟大的母爱,显然有背于作者的原意,因而钻研每一篇教材时,都应该制定出正确的教学目标,以选择合适的教法。

(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所谓的法,是指符合每一篇教材的谋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授课时应遵循的教学原则。但每篇文章都各具特色,因此教法不应该千篇一律。如以情见长的文章,开课时不妨先创造一种气氛,通过抓人物的语言,抓人物的心里活动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一律采用分段、概括段意、总结中心这一模式。我们应在学生自测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学生的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矛盾交点中选择恰当的教法,在学生生疑存难时搭桥挖渠,从而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很多教师常常在自问:为什么我下了那么多工夫,那么用心尽力的教,而学生的成绩却不理想?仔细琢磨,是因为我们在讲台上的津津乐道其实并不一定能使每个学生都怦然心动。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授课方式,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种情景、一种场合,或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述《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为了达到那种悼念总理的效果,我们不妨这样布置一下教室:将总理的遗像挂在教室的正前方,四周束上白花、缠上黑纱,教师自己穿上庄重的衣服、神色凝重地讲述时再配以哀乐,声泪俱下,这样一定能激发起学生对总理的缅怀与哀悼。这种课堂氛围,也一定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体现教师的心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情感,当我们面对一篇篇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文章时,怎能不生情?因而在钻研教材时,如能变作者之作为自己之作,变作者之情为自己之情,并且在授课时,能将真正理解的东西变为训练学生的教案,这样,课堂上才能真正离得开教案,真正参与到学生中去。从而真正体现教师的心,真正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如果我们不熟悉教材,在授课时照本宣科,恐怕只会起到“传话筒”的作用。

四、锻炼学生的心

众所周知,每个班的学生,都分优、中、差三等。很多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将优等生作为主角,中等生作为配角,差等生作为道具。久而久之,差等生的人格尊严受到严重的伤害,“以学生为主体”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因此,我们不仅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同时应该注重参与量。当我们面对那些“启而不发、搭桥不过、推也不动、拽也不走”的差生时,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和耐心,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他们,用我们的宽容、大度去激励他们,在微笑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形成“我能行”的欲念,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慢慢地从差等生变为优等生。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备课时能够注意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课堂上能够利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并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学习、讨论的机会,便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最大限度地上好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