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学生的心里失衡
发布时间:2014-2-26 14:21:51 浏览次数:312

如何消除学生的心里失衡

        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普遍性和日趋严重的态势,促使人们去认真思索“病源”,探究其形成的原因。一切心理问题从其产生来讲,有外部的原因,如社会、环境、教育等,但最本质、最核心的原因是个体自身的心理失衡与失调,是个体内心深处存在着不可摆脱的困扰、疑惑与矛盾,是个体的“意识流”流动不畅而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重视对心理失衡现象的研究,探索其预防和疏导的有效策略并用于教育实践,使学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心理的相对平衡,这是克服和消除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务本之举。 
        心理失衡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危害,但并不等同心理异常,它只是心理由正常向异常过渡的中间环节。心理上出现不平衡是极平常的现象,这是因为心理是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会随时产生一些内在冲突。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则是相对的。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可能波澜不惊、一片平静,总是充满着不安、波动、压力与矛盾。故心理不平衡也并不是一种完全受到否定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的诸多研究也表明,人的心理需求或称内驱力,正是在心理不平衡状态下产生的。多数学生在遭到挫折和困难时,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但只要经过正确疏导和激发他们进行科学的调控,就有可能找到新的平衡点,迅速恢复到常态之中。本文所探讨的心理失衡主要是指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并可能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内在心理矛盾与冲突。
        消除学生心理失衡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练内功”
        心理失衡的调适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其实施要着眼于“练外功”,借助外在力量来促进学生平衡心态,但更重要的是“练内功”,在培育和增强学生内在的保健素质上“做文章”。这是从机制上消除学生心理失衡的根本性措施。心理保健素养成熟者,能自我调控心理状态,自我“消化”各种内在冲突,维持自身心理总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心理保健素养不成熟者,则极容易“放大”冲突,使心理矛盾愈演愈烈,淤积起来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衡反应,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不是药物直接作用于机体机能的过程,而是要通过自我心理活动而发生效用的。心病靠心医,真正解决问题要靠自我心理因素起作用。因此,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素养,是解决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
        就学生的心理保健素养而言,具体来说,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认知水平。
        即个体对客观世界和外界信息所具有的感知、判断、选择、推论的能力和水平。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的价值观是构成个体认知水平的核心要素,也是构成个体心理保健机制的重要成分。学生心理失衡大多数是由于认知出现“意义障碍”所造成的。“哲学的贫困”极容易导致学生认知偏颇,情绪和行为走极端,产生心理失衡。一个人若经常出现感知缺损,判断错位,看待和分析事物常存偏见,思考和推论问题逻辑混乱,出现心理失衡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认知的不成熟,很容易使学生在精神生活中产生迷茫、困惑。明白与糊涂并存,正确与错误互混,经常呈现出“两难”“彷徨”等波动的状态。那些孤陋寡闻、脱离实际、认知绝对化的学生最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偏执和意志上的顽固不化等不健康心理;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那些喜欢盲目攀比,不能正确选择参照系,看不到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性和差异性的学生,也最容易产生妒忌、自卑、烦恼、狂妄,甚至痛苦、绝望等不良心理表现。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的情绪评估—兴奋理论也告诉人们:引起人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不是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而是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而这种“认知、解释和评价”就与个体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关。因此,注重培育学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其认知水平,让他们学会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认识自身和周围环境,这是平衡心态、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
2.调适能力。
        即自我调控心理状态到适度状态的能力。心理冲突是个体心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焦虑和烦恼在人生旅途中在所难免,关键是个体要有自我调适的技巧和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强的人无论发生什么变故,都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善于以科学的方法审视自我,调节自我,解脱自我,始终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调适到愉悦、平静、振奋进取的状态,心理失衡也就无法“滋生”。而那些自我调控能力差的人,则不能根据生活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进行自我调控,不会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不会采用有效的措施防止心理失衡的发生。一旦失衡以后,又不能及时地进行控制,往往使失衡心理进一步倾斜与恶化。现在的学生一般缺乏自我调适的能力和技巧。曾有专项的调查研究发现,约有60%的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处于较低和很低水平。每当遇到困境、压力,他们就感到手忙脚乱、束手无策,接着而来的就是情绪紧张、行为紊乱,陷入激烈振荡的极不平衡状态中。因此,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如自我暗示与激励的能力、善于摆脱忧郁和烦恼的能力、主动适应和承受环境压力的能力、理智面对失误失败的挫折耐力等。这些调适能力的增强必将有助于学生科学地面对和有效地消除各种心理失衡。
3.自我解决动机冲突的策略。 
        动机冲突是心理失衡的重要根源之一,它是指个体在两个以上的动机同时存在而又因无法同时获得满足时,对某种行为模式的内心犹豫和矛盾斗争的心理状态。动机冲突有时会扰得人心神不宁、寝食难安,心理陷入极度失衡。自我解决动机冲突的策略是个体心理保健素养中不可忽视的极重要的方面。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制约,尚缺乏自我解决动机冲突的策略。他们一旦面临动机冲突,常表现出举棋不定、左右摇摆,不会冷静思考和决策,易受环境和情结所左右。这样对待动机冲突,极易导致挫折情境和惶恐心态,使人心烦意乱,陷入焦虑、恐惧和苦恼之中。有策略地对待动机冲突,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冷静思考、坚定果敢、当机立断,能巧妙地把科学的价值标准和正确的行为准则与个体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果断采取优化的行为决策。这样解决动机冲突,能使人迅速摆脱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等心态,并容易导致成功,获得愉快、顺畅、振奋的情绪体验。因此,学校和教师应注重授予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并配合一定的实践锻炼,以养成学生善于解决动机冲突的策略和技巧。内在的动机冲突减少了,心理失衡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